close


我家的小星兒是自我刺激症頭很嚴重的傢伙,所以收集一下這方面的理論。


自我刺激對星兒某方面來說還是有幫助的:發脾氣的時候,我家小子是大力拍手,倒沒有失手做過什麼傷害他人的事;或許這個特性讓他平安在普通班渡過五年多,在班上人緣還不錯


自閉兒因為人際互動,社會理解和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,在同齡孩子中的情緒外在顯現起伏特別大。我家小子在班上就是容易太興奮或太挫敗太傷心。


 


======以下轉自星兒的天空網站enju貼文2008.09.18.==================


什麼是感覺調節?

-行為上, 對於感覺的強度, 不會反應不足, 也不會反應過度.
-自我穩定(self-regulation)上, 可以調控情緒與行為來完成有效的社會互動.
-會注意到環境中有用的相關訊息, 也會選擇忽略不重要的刺激物.

感覺調節的問題看起來可能像:
-注意力的問題
-滿足需求的自我刺激行為
-不夠警覺
-不能融入環境
-問題行為

對於你不喜歡的行為, 不要急著下結論, 想想可能造成這些行為的原因, 假如你看的夠仔細, 有時可能是感覺調節的問題.


 


======想到一篇去年底的貼文,似是以感覺調節的角度來解釋自我刺激行為=========

對於你不喜歡的行為, 不要急著下結論, 想想可能造成這些行為的原因, 假如你看的夠仔細, 有時可能是感覺調節的問題.


"我常常打這個比方讓大家了解自閉症, 想像你自己到了外星球, 就是你現在的這個腦子, 看到外星人來來去去, 說著你聽不懂的話, 你不了解的社交方式, 你開始緊張, 來回晃身體, 搓手, 重複做一些穩定自己的行為, 邊想---我到底在這裡做什麼? 外星人看著你, 研究許久說, '我的天啊! 這個地球人有自閉症.'
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小天堂, 他覺得最安穩舒適的情況(comfort zone), 當你不了解外在世界的時候, 你會留在那裡, 重複做一些安撫自己的事. 自閉症的孩子也是, 我們可以從他們小天堂裡的行為找到開門的鑰匙, 一旦互動漸漸開始, 社會關係建立, 他的世界變大, 他也更能自處於他現在在的這個世界, 很自然的, 重複行為就會減少, 很多父母都受到孩子重複行為極大的干擾, 但是, 我經常提醒父母, 它並不是'壞的'行為..."

演講人是Richard Solomon, 他用DIR/floortime模型發展出P.L.A.Y. project.


 


 


Counter Stats

sydney charters Counter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魚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